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数字化时代,老年人“寸步难行”,国家终于出手解决

龚进辉 2020-11-26 阅读: 6,251 次

1

作者:龚进辉

众所周知,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各种商业服务均以年轻人为核心受众。与此同时,年轻人还在互联网舆论环境下掌握充足的话语权。久而久之,似乎给人一种只要服务好年轻人就万事大吉的错觉。

其实不然,数量庞大的老年人群体也不容忽视,或许他们鲜少在互联网上发声,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需求。现实往往很扎心,老年人不仅有旺盛的需求,而且需求远远未被满足。以移动支付、人脸识别为例,年轻人早已见怪不怪,但对于上网经验不丰富的老年人来说,仍具有较高的使用门槛,不会使用者大有人在。

最近,两段与老年人有关的视频让人揪心不已,暴露出其与数字化时代格格不入的扎心现状。一段是一老人独自冒雨在柜台交医保,工作人员告诉老人,“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就)这两个方式。”老人得知后有些不知所措。

另一段则是为激活社保卡,一名94岁老人被抬到银行进行人脸识别,老人膝盖弯曲,十分吃力,实在让人不忍心看下去。将心比心,两位老人的尴尬遭遇,这画面刺痛人心,让人不免心酸。我们在同情老人的同时,也应深刻反思,新技术应用别成为老年人迈不过去的坎。

要知道,移动支付、人脸识别等新技术在推广时,通常呈现出一刀切的现象,即在潜意识中默认年轻人与老年人都适用,并未针对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作妥善安排,比如推出更多人性化举措。说直白点,新技术背后的互联网公司只考虑迎合年轻人,却对老年人不够重视,甚至直接忽视。

因此,你会看到,当只接受移动支付、拒收现金,老年人一片迷茫,不知如何是好。人脸识别应用在银行也极其死板,规定必须本人亲自到场,这给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出了个大难题。

话说,新技术原本是给用户带去便利、降低不必要成本,却无形中给老年人添堵,仿佛被隔绝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种种动作变形,归根结底是违背让社会更美好初心的体现,完全不可取,也不得人心,亟待改进。

对了,给大家科普一下。其实,现实生活中拒收现金属于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至于人脸识别,也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监管部门曾明确提出,对行动不便者要提供上门服务,让认证对象切实感受到服务带来的便捷和尊严。一个好消息是,如何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不至于与社会脱节,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注意和重视。

针对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遇到的问题,国家终于出手解决,明确提出以下4点要求:一、任何单位和个人日常消费不得拒收现金;二、各地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三、医院要保证一定现场号源和人工服务窗口;四、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应具备授权代理、亲友代办等功能,让老年人办事少跑腿。

在我看来,国家及时出手破除老年人智能鸿沟,无疑是利民便民之举,堪称广大老年人的福音,将更好地造福他们,使他们更便利地享受各种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

龚进辉
TMT观察者,关注通信、新零售、金融科技和物联网。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