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全球八成5G手机在中国,应用场景搭建势在必行

小刀马 2020-09-29 阅读: 7,126 次

1-4-3

小刀马

 

中国手机厂商对5G手机情有独钟,今年发布了多款5G手机,移动运营商在5G建设方面也是不断提速。尤其是,5G已经成为承载新基建的重要一环,而5G手机的销售也逐步成为主流。近日,全球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中国成为5G手机的最大贡献者,7月份有79%的手机出货量来自于中国市场,创下历史新高。我们观察,中国成为5G手机的主力市场有几方面的因素。

 

其一是中国手机厂商主推5G手机是大势所趋。今年中国手机厂商发布的手机型号基本都是支持5G网络的。中国手机厂商几乎是引领了5G手机的发展潮流,这一点,无论是苹果还是三星都要略逊一筹。虽然华为遭受了美国政府的不公正待遇,但是中国手机厂商整体对5G的运营都是非常重视的。新品的发布也都是围绕5G进行的。

 

其二是中国移动运营商在5G的建设方面一直很努力。虽然今年因为疫情一度时间停滞下来了,但是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移动运营商建设5G的步伐不断提升,5G基站如今据悉已经达到了60万了。在“2020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刘郁林表示,“截至目前全国5G基站累计建成并开通超过60万个,逐渐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并向有条件的重点县镇延伸,为5G大规模商业化奠定了基础。”

 

其三是中国用户在换机的时候,选择5G的趋势基本成为潮流。虽然5G网络的覆盖还有差异,但是用户还是会选择5G手机,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如今5G手机的价格越来越便宜了。如果说去年的5G手机还要5000元左右,那么如今的5G手机已经到2000元以下了。如此实惠的价格,让用户在选择的时候,自然也更加倾向于5G手机。

 

其四是高通、联发科及展讯等中端及中低端5G芯片的迅速商业化、中国手机厂商及ODM厂商新品开发的高效率让5G手机逐步成为主流。在诸多因素的刺激下,5G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不错也在情理之中。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预计2020全年中国5G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4亿台,主要厂商在中国市场发布的新机型均为5G手机。”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主要厂商华米OV及Realme、一加出货量大致占全球5G智能手机市场超过80%的份额。当然,在5G版的iPhone12出现之后,市场或许会重新洗牌。此前市场预测,iPhone12系列的出货量有望达到6800万部,而摩根大通则预测2020年iPhone销量将达到2.03亿部。尤其是华为在消耗库存之后,市场如果还没有出现“转机”的话,那么华为手机的市场空白谁来补充会成为一个竞争的焦点。

 

此外,有消息称,如今芯片代工商台积电的5nm工艺基本是为苹果公司服务了,苹果的A14处理器,就是由台积电采用5nm工艺制造的。不过,有媒体表示,苹果要求台积电今年为他们代工8000万颗A14处理器,用于将推出的iPhone 12系列。不过,好像台积电没有这么高的产能。据悉,台积电今年最多只能生产7400万颗,未完成部分将推迟到明年。如果台积电今年最多只能代工7400万颗A14处理器,那么iPhone 12的产能就会低于7400万部。更何况,苹果公司已经发布的iPad Air搭载的也是A14处理器,也就是说,A14处理器给iPhone 12系列的产能还要减少,今年苹果iPhone12系列的产能或许连7000万都不到了。

 

在5G手机逐渐占领主流市场后,应该如何利用?说白了,还是如何拓展应用场景。现在虽然5G基站在不断增加,不过5G本身的用户还有待提高,渗透力和转换率还不是很高。一方面是因为5G套餐资费还比较高,用户还不能接受如此高昂的价格空间。另一方面是真正杀手级应用还不凸显,也就是用户觉得目前的4G网络速度已经足够应对当下的应用场景,5G更加快速的网络,需要搭载更多的应用场景才能激发用户的转网意识。

 

诚然,有关方面也表示,5G创新应用需要相关行业企业和通信企业开展应用场景的联合创新,一起探索融合应用落地的协作模式和商业应用模式。不过,目前创新的力度尚不足以支撑5G的换机热潮。我们看到有一些地方依托5G开启更多的旅游项目,比如5G步行街,增加更多的机器人、5G场景应用,通过快速的网络,以及丰富的应用场景介绍,给旅客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这都是一种尝试。在今年疫情期间带来的远程医疗以及相关方面的5G应用也是一种应用方式;不过,对于普通用户的切实大众化应用场景搭设,还需要继续努力,要让用户感受到5G无处不在,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种必然换机趋势才是关键所在。就如同移动支付、短视频、直播流行推动了4G网络用户增长一样,5G目前欠缺的还是在这方面的大众化应用场景变迁。

小刀马
小刀马,IT独立观察家,互联网金融观察家。曾入选《百度新闻•记者网络影响力排行榜 科技类记者影响力TOP10》。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