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选滨
来源丨智能相对论(ID:aixdlun)
“疫情期间,扫码乘车。”
这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再正常不过的标语如今却成为了高大爷出行的噩梦。
“我爸他吧,年级大了,对现在的智能手机也不太熟悉。疫情以来,为了疫情防控,都会在公交车、菜市场等地方,放置一个二维码,需要我们扫码登记才能搭车或者买菜。对我们来说,这个很简单,也很正常。但是我爸,他不会,捣鼓半天也不知道怎么弄......”谈及此事,老高(高大爷的儿子)有些无奈。
“上次,他弄了半天,还是搞不掂。加上他这个人性子倔,爱面子,也不问别人,结果竟然气呼呼地走着回家......”说到这里,老高更是哭笑不得。
疫情加速了我们的数字化生活,越来越多的场景线上化更加普遍,跨向智能化的未来,而作为承载体的智能手机在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要。
对于那些不太会用智能手机的人来说,他们仿佛被这个日趋智慧化的城市遗忘在了角落。
一、建在“二维码”之上的智慧城市
谈及智慧城市,这是一个很泛的概念,也是一个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此,每一个科技服务商都致力于打造一套标准化的模式和方案来助力智慧城市的建设。比如,前不久华为云正式宣布入局政企市场,并上线华为云Stack新品。以华为云擎天架构为基础,实现一个架构云边端全场景覆盖,成为华为云建设智慧城市的一个锚点。
阿里云则是愈发坚定“城市大脑”的路径——以阿里云ET城市大脑为核心,构建全市统一的云平台,通过数据的融合,来实现交通、政务、医疗、文旅、城市治理五大领域,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智慧城市治理机制。
但是,即便各大科技服务商的建设思路日趋完善和规范,对于大众居民来说,智慧城市仍旧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无论是华为云的擎天架构,还是阿里云的城市大脑,这些停留在顶层设计的概念始终无法深入“人”心。那么,对于大部分的居民用户而言,智慧城市的体验究竟是什么?
答案,或许是数字化生活。
“智慧城市?用手机扫码吧,挺方便的。”在“智能相对论”的咨询中,得到的反馈不约而同的指向了当今最为常见的一个数字化入口,即“二维码”。
是的,普通用户对智慧城市的认知,不是城市大脑,而是最为普通的“二维码”。对于他们而言,当前的智慧城市就是建在“二维码”之上的用户体验。
不管是智慧城市,或是数字生活,用户最为关心的终究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智慧交通、智慧园区这些我倒是很少感觉到,但是我每天上班搭公交要扫支付码,到了园区还得扫健康码之类的,如果说相比之前,这个城市有一点点的智慧化,那么就是这些无接触的数字化体验吧。”90后上班族阿昌说道。
一方面是科技厂商的核心概念,另一方面则是普通用户的浅层体验,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反差?
“智能相对论”曾就“新基建下的智慧城市建设”与千视通副总经理王景辉进行交流。他认为,“新基建再次被推上热搜,其中反映的一方面,也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社会转型问题。从此次疫情来看,目前的发展需要我们对社会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那么可践行的方式便是数字化之下的量化管理路径。”
但是,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数字化之下的量化管理路径”是向内的,落实的关键在于城市管理部门的内部机制优化。
所以,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在智慧城市的项目在完全落实之前,所能接触的产业内容非常有限,所体验到的功能和场景也十分零散和单一。
反而是覆盖街头巷尾的“二维码”更加深入人心,在阿里支付宝、腾讯微信等平台的大力推动下,成为普通居民体验数字化生活的第一步。
事实上,智慧城市作为建在大数据之上的新产物,第一步所需也正是需要触达居民用户。推动居民生活数字化更关键的意义在于将成千上万的居民数据进行统筹,以实现城市智慧化的管理。
二、智慧城市需要温度
这不难理解,为了实现智慧化,前提是终端设备(或服务产品)智能化,进而带来用户体验的智慧化。目前,不管是To B还是To C的场景,初步的终端设备智能化正在普及。
从普通乘客的扫码搭车到交通枢纽的人脸识别,很多重要的城市服务场景正在加速地更换智能设备。但是,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居民的体验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然而,改变之下也总会有一批人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份智慧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老年人、低知识人员等等群体。
“我不是第一次在车站看到,常常因为他们(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检票设备,堵成一个长队。但这并不能去指责他们,时代在改变,每一次改变都需要一次新的体验和学习。这对于年轻人来说还好,但对于老年人确实需要一些时间。”
“智能相对论”读者董先生经常出差,对智慧城市和数字生活的看法很是有趣,“说实在,智慧城市是什么,我一下子说不明白。但是,我觉得车站里但设备更替就是一个很好的呈现,包括像刚刚说的,因为部分人群不适应新型检票设备所导致的长队,应该也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值得探讨的问题。”
对此,“智能相对论”也在思考。
看似智能化的设备或产品在投入服务场景之后,提高一部分人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一部分人的学习成本,带来效率的下滑,成为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最为戏剧性的一幕。
哪怕是目前最为普及的二维码,仍然有一批中老年人并不会使用。日前,微博上网友纷纷在转发一篇见闻随笔,名为“被公共汽车抛下的人”。
公交车行驶到一半,上来一对父子,父亲约莫四十多岁,孩子十一二岁,两人提着大袋小袋,很是拘谨。而此时的公交付款已经全部更换成了扫码支付的方式。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为了保证防控工作,更是大力推行实名制,把健康码和支付码绑定,扫码实名认证乘车成为该地区乘客的唯一乘车方式。
最后结果是,父子两人因为没有绑定支付码和健康码,达不到扫码乘车的需求,只能在司机的催促下,无奈下车。
尽管随笔作者和车上的其他人有心想要帮一把,想着拿自己的码来支付或是给现金。但是,实名制之下的“扫码乘车”方式容不得其他人“代劳”。因为疫情当下,一旦出现任何错漏,都不得不面对一次巨大的负担。而实名制的扫码认证无疑是保证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当事人的最佳渠道。
这也是最可怕的地方,在这个故事里,似乎谁都没有错。不仅仅是有关人的讨论,就算是新技术,其辅助统筹乘客数据,服务于疫情防控,并没有什么不妥,更是疫情之下科技的一次正面呈现。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这里“被公共汽车抛下的人”,确实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或许也会成为“被智慧城市抛下的人”、“被新技术抛下的人”。
是的,总有那么一批人,特别是中老年人,他们不像年轻群体那么活泛,对新事物具备高度的洞察力和学习力。在新旧技术的更替之下,往往只能被动的接受着,面临一次又一次尴尬、冰冷的体验。
这样的智慧城市,无疑是需要一份温度。
写在最后
如今,阿里、华为、百度、腾讯等一众的科技服务厂商无不锚定“智慧城市”,向外输出自家的建设路径和核心概念,在政府的有意推动下,不断深化城市的智慧化建设。
这是一股不可逆转的浪潮。
浪潮之下,不管是持续更新的智能设备,还是不断普及、扩展场景的二维码体验,一个信号正在显露——越来越多的服务场景正在迈入数字化,人们只能随着时代而行。
但是,那些对智能设备或智慧产品不熟悉的人,比如学习力不如年轻群体的中老年人,很显然只能被新时代和新技术“拖着”前行,在尴尬体验中更加拘谨,然后被赶下车,就像那对“被公共汽车抛下”的父子。
可以说,现在的科技服务厂商的关注点似乎还远远没有看向这批人群。层出不穷的概念依旧停留在顶层设计,实际落地的服务也不尴不尬的更新、迭代、落实,带给不同人群诸多戏剧性的体验。
或许,在这种尴尬的更替时期,生活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我们,不敢老去。
因为一旦失去了洞察力和学习力,就意味着要被新时代与新技术所抛下吧!
深挖智能这口井,同好添加vx:zhinengxiaoyan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
•AI产业新媒体;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TOP10;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