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AI压阵,百度迎来技术红利期

罗超Pro 2022-11-23 阅读: 37,724 次

在可见的未来,这个世界却将长期处在不确定性之中。在混乱且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如何才能获得确定性增长?这个问题在刚刚发布Q3财报的百度身上可以找到一些答案。Q3财报显示,三季度百度实现营收325.4亿元,同比增长2%;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达到58.9亿元,同比增长16%,超市场预期。

当下比增长更重要的是高质量增长,百度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可以获得确定性增长,智能云、智能驾驶等AI驱动的新兴业务功不可没。同时,业务稳健增长更与百度自研的AI技术能力密不可分。

财报显示,虽然有疫情挑战,但百度智能云依旧保持了积极健康的增长势头,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4%,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推动百度核心非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5%。除智能云外,百度智能驾驶业务板块也取得重大突破,Apollo汽车解决方案不断获得汽车制造商的认可,近期其累计定点及签约金额预计达到114亿元。

从财报来看,百度在行业成了一个特别的存在。

百度的“例外”

大公司今天的表现,往往能从五年甚至十年前的战略中去探寻答案,在当今大环境下,百度逆势增长的原因可归结重注AI技术的战略。在前段时间的2022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透露了一组关键数据:“作为一家技术公司,百度过去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而千亿级巨量资金,均被投入到AI前沿、底层技术以及相关应用技术的研发中。

虽然已掌握AI先发优势,虽然大环境不甚景气,但百度依然在坚定不移地投入AI这一未来。当前,互联网科技行业都在节衣缩食,“降本增效”已成基本功,百度也取得了显著成果,第三季度百度核心经营利润(non-GAAP)实现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的首次同比增长:核心经营利润(non-GAAP)同比增长14%至66.5亿元,核心经营利润率(non-GAAP)达26.3%。不过百度并没有缩减在AI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这也是它一直以来的态度。不论环境如何变迁,未雨绸缪,哪怕牺牲部分利润也不会缩减研发投入规模。数据显示,百度每年研发占比都超过15%,2021年更是达到23%,最近7个季度百度核心研发投入占核心收入比例均已超过20%,这在全球大型科技互联网公司中非常少见。

李彦宏表示在发布Q3财报时也明确表示:“展望未来,我们预计移动生态系统继续产生强劲的现金流,为我们在智能云及智能驾驶业务板块的投资提供资金,从而巩固我们新AI业务的领先地位,推动我们未来的增长。”

相较于一些什么技术都做的玩家而言,百度始终坚持在技术上的投入,长期主义可见一斑。这也使得百度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几家拥有全栈AI技术能力的公司。

十余年死磕AI终结果

虽然不同阶段有不同侧重,但从2010年成立以“理解语言,拥有智能,改变世界”为使命的自然语言处理部(NLP)开始,百度就一直持续在AI上深耕。

从最初探索深度学习等基础技术,到2016年前后推动AI在互联网等场景试点落地,再到今天大力推进AI工业化大生产,百度一直扮演着AI产业引路人的角色。今天,百度正以两条腿走路的模式走向AI深水区:

一方面,筑长技术的长板。百度仍在以高强度研发投入的模式,死磕前沿、核心和全栈AI技术,确保AI技术彻底自主且拥有全球竞争力。

从最底层高端芯片昆仑,到飞桨深度学习平台,再到预训练大模型,最后到应用层,百度在AI不同层级均拥有自研领先技术,具备了做AI基础设施供给者的前提条件。数据显示,百度AI专利申请量已超过1.3万件,连续四年位列中国第一,深度学习专利申请量则位居世界第一,这体现出百度在AI基础技术上的硬实力。

深度学习平台飞桨与AI大模型文心堪称百度AI软件算法基座的“倚天剑”与“屠龙刀”,两者与昆仑芯片等硬件一起构成AI的软硬件基础设施。

深度学习平台是AI产业的技术基石,其可避免AI开发者“重复造轮子”。百度旗下的飞桨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功能丰富、开源开放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在市场份额上,IDC报告显示,2021年飞桨位居中国深度学习平台市场综合份额第一,其已被应用到工业、交通、农业等主要行业,成为产业智能化的基础组件。

进入工业化阶段的AI需要支撑更加广泛普适的场景、满足更大更复杂的AI计算需求,人工标注的数据模型训练模式已捉襟见肘,具有“巨量数据、巨量算力、巨量算法”特性的AI预训练大模型成了产业智能化的基础工具,其本质是深度学习的“加强版”,可采取自监督学习的方式对海量无标注数据中的规律和知识进行提炼、学习。面向任务和场景应用时,只需在少量任务标注数据的基础上微调就能得到在应用场景中非常好用的模型,这让其成了AI工业化的关键组件。

百度2019年开始积累AI预训练模型技术,2021年12月发布了全球首个知识增强千亿大模型鹏城-百度·文心,参数规模2600亿。基于飞桨深度学习平台,文心大模型家族快速进化,现已发布20多个大模型,已在工业、能源、金融、通信、媒体、教育等场景落地。

AI大模型让人们看到AI从“弱人工智能”升级到“强人工智能”的曙光,特别是在NLP等领域展现出肉眼可见的优势,是推进AI认知智能突破、挑战人类智能的关键。强化认知能力也是百度文心大模型追求的目标。围绕知识增强这一特性,基于百度飞桨的底层深度学习能力,百度文心大模型已成为中文语义理解最强的大模型。

2022年高考期间,文心大模型加持的AI数字人度晓晓挑战高考作文,围绕“本手、妙手、俗手”写出了题为《苦练本手,方能妙手随成》的作文。根据历年情况,度晓晓作文得分超过75%的高考考生;在2022年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CTO王海峰展示的《富春山居图》智能补全与题诗,背后同样是文心大模型在驱动。类似于AI作画这样的应用,让人们看到了AI仍在高速进化,人工智能的边界正在被不断拓宽。

另一方面,百度以应用为导向做技术布局,在确保技术竞争力的同时更重视技术的落地能力。

在产业AI化加速的当下,只有足够硬的技术并不足够,技术只有应用到业务场景中才能体现出价值,反过来也可以在应用场景中“锤炼”进化。不过AI工业化阶段,AI技术门槛越来越高,不论是深度学习平台还是预训练大模型,都有很高的应用门槛,如算法复杂、算力要求高。针对此,百度的思路是面向应用场景去布局技术,避免“技术走不出实验室”。

在技术产品层面,百度飞桨深度学习平台、文心大模型、智能云等均面向不同产业、不同场景推出了解决方案,以降低AI应用门槛。

以百度飞桨文心大模型为例,它没有强调参数本身搞“军备竞赛”,其突出特征是“产业级”,不再只是关注“参数规模的大”,而是更重视AI大模型在千行百业的普惠,大幅降低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门槛,加速AI工业化。

比如文心·行业大模型,在通用数据训练的文心大模型基础上增加行业应用场景中大量存在着特有大数据和知识,结合行业向的创新算法设计,进而更加适合在对应行业进行AI工业级应用,其联合国家电网研发知识增强的电力行业大模型国网-百度·文心,联合浦发银行研发了知识增强的金融行业大模型浦发-百度·文心。在2022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又与中国航天合作研发了世界上第一个航天领域的大模型——航天-百度·文心大模型,其可将航天领域的数据和知识融合学习,对航天数据进行智能的采集、分析和理解,助力深空智能感知、规划和控制等技术突破。

再比如百度飞桨,同样面向应用场景,有诸多技术产品设计。深度学习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只有具备标准化、自动化和模块化能力的平台才适应工业化大生产,针对此,百度飞桨的思路是在应用到各行各业的过程中,与不同行业场景融合创新,加速落地的同时精进技术,比如在科学研究上,其推出了科学计算专属工具组件PaddleScience赛桨,量子机器学习开发工具集量桨Paddle Quantum,生物计算平台飞桨螺旋桨PaddleHelix等,探索AI与前沿科技的融合创新。

从Q3财报来看,在飞桨深度学习平台、文心大模型等强大自研AI技术驱动下,百度AI技术的产业应用正在加速落地。

技术强大的同时还能深入场景,这正是百度整个AI技术战略追求的目标。从财报来看,百度飞桨、文心大模型等技术底座不只是让百度核心的移动生态业务稳健增长,同时也开启了智能云、智能驾驶等新的增长曲线。百度的AI技术招牌越来越亮,更大的增长空间也被打开了,百度10余年来对AI的千亿级饱和式投资,正在得到回报。

百度迎来主场时代

10多年来,科技行业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对于大公司来说既意味着重重挑战,也意味着大量机遇。百度克服了许多诱惑,放弃不少机会,坚持在AI技术的投入上,这并不容易。从今天公司的业绩以及业务局面来看,百度正处在史上最好的时刻,当初被外界不解乃至质疑的AI技术之路也变得愈发清晰。

如今的百度,已在AI领域摸爬滚打10余年,不论是资源投入强度还是领域专注程度业界都无人能出其右。尽管一些科技巨头在未来技术上的投资也到了千亿水平,但不会像百度这样聚焦在一个特定技术范畴。如今百度AI的“压强效果”已经显现,其实这就是一个“单点突破”的效应:长时间、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形成足够大的“压力”,聚焦在AI这一个足够“小”的单点上,就可以形成巨大的压强,一针也可捅破天。百度成功地撕开了AI市场的口子,也成了AI工业大生产阶段的关键玩家,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当下,我国正在大力推动科技自主、数字经济与数实融合,智能经济发展正如火如荼。政策层面,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隶属于智能经济的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农业等等细分领域也有大量的支持政策。市场层面,数据显示,2021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6倍多。广义来看,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7年的27.2万亿元增至2021年的45.5万亿元,规模稳居世界第二。

正如李彦宏前端时间的论断:“过去一年,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商业应用层面,人工智能都有了巨大的进展,有些甚至是方向性的改变。”AI新阶段,百度迎来了自己的主场时代。

十年如一日坚持重注未来的科技巨头不在少数,比如亚马逊死磕供应链,有着技术信仰的百度选择了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搜索引擎本质上做的是基于大数据的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图谱构建,这让百度掌握了投资AI技术的先机。事实上,今天构成百度AI技术底座的飞桨深度学习平台和文心大模型,也有自然语言处理以及知识增强相关的技术优势,比如李彦宏在2022联想创新科技大会提到的AIGC。“随着技术的突破,利用AI作画、创作视频、甚至构建虚拟世界,可能会变得像手机拍照一样简单。”“文心·一格”这样的智能创作平台背后正是知识增强大模型的应用。

事后诸葛亮地看,百度坚持重注AI的路是艰难而正确的。有着技术基因、崇尚工程文化的百度的技术底色正在变得越来越浓。昔日搜索公司早已蜕变为AI科技公司,AI作为其技术壁垒不只是稳住了移动生态等传统本业,也在创造出一波又一波的增长点,不论是“明天”的智能云还是“后天”的智能驾驶,都是比移动生态大得多的蛋糕。

站在今天这个时点来看,百度AI战略的成功,对科技产业乃至传统行业的大公司也不无启发。一方面,大环境风高浪急,企业更需要应对外部冲击的“定海神针”,不论是像百度一样坚持投入AI技术还是像亚马逊一样死磕供应链,企业都要有自己应对变化的“不变”,稳住阵脚。另一方面,不管环境如何变迁,企业都要以第一性原则思考什么才是展开业务创新、创造客户价值和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点,拨开迷雾寻找到正确的“执念”,也就是“压强原则”中的“单点”,再持之以恒地投入。

百度终于得到回报,这也给了那些坚持长期主义、敢于投资未来、死磕专业领域的企业信心,不管大环境如何变迁,这些企业收获自己的确定性增长只是时间问题。

罗超Pro
专注于AI科技行业观察。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