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iPhone想取代护照驾照等证件?Apple Pay取代信用卡了吗?

小刀马 2020-07-03 阅读: 7,490 次

u=2486735580,947512261&fm=26&gp=0

小刀马

 

如果说乔布斯时代的创新是对硬件本身的不断追求,以及近乎苛刻的一种技术要求的话,那么如今的苹果公司更在意的是自己产品可以替代的日常功能,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对常规行业以及产业本身已经根深蒂固的一种习惯的“颠覆”。当然,这种颠覆并不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更多的是对传统桎梏的一种影响,甚至想依托自身在行业的影响力拓展到更多领域,但是这样的“掠夺”需要更多的功能延伸,以及由此带来的部分社会影响和行业约束,在这样的变革中,仅仅是一种补充,而且还需要职能部门的首肯。

 

曾几何时,苹果公司推出Apple Pay是希望用户能够选择这种支付方式,并且还推出了虚拟信用卡业务,也是希望能够打破银行的垄断,让自己的应用可以有更多的出口,依托自身iPhone等移动终端的市场占有率,形成无形中的市场垄断需求。但很遗憾的是,无论是虚拟信用卡业务还是Apple Pay本身,并没有让信用卡就此销声匿迹。甚至即使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支付如此火爆,拥有的市场份额远超过Apple Pay都难以彻底统一市场,让信用卡就此退出历史的舞台。因为需求的不同,虽然在消费模式的选择上,移动支付的发展更快捷,也确实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消费支付习惯的转移;但依旧无法彻底把一种社会模式迭代或者“抹杀”。

 

对于苹果公司而言,也是如此,虽然我们近日看到苹果公司推出了多项新专利,包括,“该公司希望提供身份验证服务,但也表示这很困难。她在2019年说:‘要想获取合法身份,就必须经过政府的认证。我们看到,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开始使用移动设备添加护照。’”添加是一种工作习惯的调整,但是取代护照基本还是不现实的。即使未来数字护照模式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但也在一定范围内需要彼此的参照,以及模式转换之后的主导地位究竟是谁来负责。显然,这并不是手机终端厂商可以左右的。

 

据悉,苹果公司的下一步目标是让iPhone成为所有人都必须携带的唯一物品,接下来它将取代护照、驾照和其他有形的身份证件。一机在手,走遍天下,是所有人的愿望和需求。不过,对于一些刚性的约束,仅仅有一个数字凭证,尚不足以证明所有,而且数字化的产品在安全性能方面还有一定的瑕疵。当然,更主要的是需要职能部门的确认和认可,以及由此带来的费用转移问题。

 

据悉,苹果还希望让汽车钥匙从这个世界消失。其实相似的应用已经有很多,在一些高端汽车以及电子功能开发更好的车企中,无钥匙启动早已经成为实现,并非还需要手机这个载体,无论是指纹还是触摸等等都可以直接点火或者触摸开门等等,AI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变化无疑更适合,也不需要费心费力的还需要iPhone来左右和支持。

 

对于苹果公司而言,开发各种应用,或者希望第三方服务商能够提供的更多应用,本身是对自身服务内容的一种补充,尤其是对于App Store的发展是最大的助益。要知道苹果公司一年在App Store方面的收益已经超过了6000亿美元,这么庞大的收益市场自然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尤其是刚性应用的凸显,才能吸引用户在自己的服务框架下驻留,并带来用户习惯的养成和不舍。

 

不过,潜在的安全问题也是最大的隐患,如果用户把更多的信息和个人隐私都捆绑在一部iPhone中,一旦出现问题,那么带来的影响或许也是灾难性的。

 

苹果公司希望自己的应用可以“允许用户获得身份的验证声明,该声明可充当用户的数字身份,包括用于识别用户的信息。例如,由用户提供并由一个或多个系统验证的信息,并且可以在不同的服务提供商之间重复使用。”但是这需要相关证件部门的首肯,以及由此带来的唯一性和安全性。

 

我们看到如今在火车站已经以电子客票,或者刷脸等模式取代纸质车票了,这本身就是AI和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合理应用带来的改变。更主要的是,这种应用的权威性和相对的安全性,这也是可以跨越单一的移动载体就能够实现的,为何还要一部iPhone来承载这样的应用?其实,对于更多的手机厂商来说,实现这样的数字化转移都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并非某一个厂商就可以独占的。

 

当然,苹果公司主导这些功能变迁的唯一依赖就是自身系统的封闭性,以及ID唯一性等方面的相对优势。使用移动设备代替物理证件是人们的一种愿望,其实,在更大的范围内,通过人脸设备、虹膜识别、指纹识别这种人体“自带”的设备,岂不是比一部手机来得更安全?

小刀马
小刀马,IT独立观察家,互联网金融观察家。曾入选《百度新闻•记者网络影响力排行榜 科技类记者影响力TOP10》。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